“门当户对”是阶层流动的映射


‍ 时值“520”,有机构发布了一则关于婚姻与爱情的调查数据,其结果显示:67.7%的受访者认为门当户对有利于以后的婚姻。不过,65.6%的受访者认为门当户对和爱情不是对立关系。

中国人“龙配龙,凤配凤,瞎子配个独眼龙”的观念由来已,加之婚姻长期为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”所左右,于是“门当户对”的观念一度成了“包办婚姻”的附属品,一并受到批判。

但通过这组最新发布的数据,我们可以看到,“矫枉过正”之后,整个社会也已经越来越理性地意识到,传统婚恋观本身所具有合理性——比如曾经常见的近亲结婚,当然现在已经被遗传学证明不可取,并被法律禁止,但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在于,“叔表联姻”可使家庭财产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。

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来看,“门当户对”的涵义也发生了迁移和扩大,绝不仅仅是当初狭义的“门户之见”。调查显示,受访者认为“门当户对”的主要因素包括了经济条件、家庭条件、性格、生活方式、社会地位、兴趣爱好、学历、户口、工作、年龄、外貌……“扩大化”了的门当户对,其实就是对婚恋者“客观条件”的综合评价——要和一个人过一辈子,仔细看看他的条件是再正常不过了的。

这种“扩大化”,当然让“门当户对”本身更具有合理性。比如人口流动现象非常普遍,如果丈夫是北方人,妻子是南方人,那么彼此因为生活习惯差异较大而引发矛盾的可能性,当然比老乡与老乡的结合要来得大。甚至还有人调侃说:结婚最好的对象是同学,如果双方是小学同学,说明他们的家庭背景差不多,如果是中学同学,说明他们的智力水平比较接近,如果是大学同学,说明他们进入职场后的收入可能比较匹配。此话虽然有玩笑性质,但也有合理成分,也被很多人接受认可。

当然,现代人婚恋观念的成熟,既体现在理性,更在于全面——结婚前充分重视彼此条件的匹配,但如果的确是“真爱无敌”,那么任何的硬件条件,又都是可以抛开不谈的。

再进一步想想,“门当户对”的观念背后,其实是社会阶层流动的某种映射。比如我们常在古代小说、戏曲里看到的那些爱情故事,因为双方的家庭背景不匹配,所以男女主角的婚恋受到了阻挠,但当柳梦梅、方卿、张生们高中状元(其本质是窘困之中的男主角社会身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),那么一切的障碍便都消除了。

放到今天来看,我们仍然可以用这个特殊的视角来审视——社会是否提供了充分的竞争机会,年轻人是否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。

目前来说,或许因为“富二代”、“官二代”说法的盛行,还会让婚恋之中的人,更注意考察对方是否与自身“门当户对”。

如果我们的社会越发成熟、公平,保持着一种良性的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渠道,那么其在婚恋观上的直接体现则会是,无论家中长辈还是年轻人,大家自然而然地也就不会把“门当户对”太当成一回事儿了。

记得台湾作家刘墉的书里讲到过一个故事。富豪千金谈恋爱受到老爸反对,母亲倒是悄悄放行,还道一句:“当年你爸也是开车‘机车’来接我的。”——母亲是爱女儿的,更是社会阶层变迁的亲历者。


评论
热度(3)

© 差评论 | Powered by LOFTER